厦门大学医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动态  医疗服务  师生服务  科室设置  医师介绍  人才招聘  护理园地  党建园地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公开采购信息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医院动态>>医院新闻>>正文
厦门大学医院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自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厦门大学医院全力以赴,严防死守,为防控疫情扩散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值寒假及春节黄金周,厦门是全国旅游热门城市,厦大医院周边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沙坡尾、曾厝垵、植物园等是旅游网红地点,厦门大学师生员工众多、国内外游学交流频繁,医院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立即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1月27日重要讲话及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会议精神。院党委倡议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院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冲锋在前,在疫情恣睢的洪流中成为引领群众前进的灯塔。

院领导吴立武书记、张国君院长根据市卫健委指示多次开会部署设立发热门诊,布置急诊预检分诊,多次深入临床一线,检查指导防控工作、人员配备及物资储备。医院在1月22日通知全院中层干部留在厦门随时待命,1月26日(正月初二)全院职工取消春节休假,返回工作岗位。

在疫情防控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件。譬如,黄炜坤同志,既是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专家,又是急诊科医生。她爱人所在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是省、市防控新冠肺炎的重点医院。夫妻俩相濡以沫,戮力前行,相互分享学习医学知识,疫情防控信息。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她第一个报名参加,院领导考虑到,她爱人也要参加杏林分院防控疫情一线值班,家里还有二个年幼的孩子,硬是把她从发热门诊岗位上拉下来。但她从此承担起全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技术指导工作,从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的穿脱,到急诊预检分诊的流程,到一版又一版新冠肺炎防治指南的解读。下了班,也是全天候开机,随时接受医生、患者咨询,为大家辨别普通感冒与新冠肺炎,避免患者一窝蜂地涌向医院,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没日没夜的流水战,使她憔悴得不成样,同事们想给她拍张工作照做纪念,拍了看着却又都心疼不已。

侯立朝主任是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小汤山医院战斗的老医务战士,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全院现场总指挥。他用实践经验指导全院防控工作,以亲身经历给医务人员做示范。疫情期间,他厦大医院、翔安医院两头跑,这一边心悬着疫情,那一边还做了几台器官移植手术,日夜操劳,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他与郭玉宝、鄢琳、高凉琴等同志组成了医院防控疫情的大脑。这次疫情发展变化快,从一级防控到二级防控,从第一版防控指南到第四版防控指南,从确诊病人到疑似病人的医疗费用处理,从医保条目的变更到检查项目的处理,国家、省、市、学校等各级卫生主管部门,根据疫情不断出台防控措施及行政法规。医务科的同志,及时学习、收集、整理、传达各项信息,经常是上午市里开会,下午在院内传达,晚上加班整理资料。疫情防控是一场战斗,有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有临床一线的呼声,有各级检查组的巡视,有医护患工作流程的协调,鄢琳同志几乎成了一名救火队员,上下左右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哪里有需要出现在哪里。

总护士长叶桂香,是参加过非典疫情防控战斗的老同志。她的母亲遭遇车祸不幸成为植物人,长期卧床,她每天去养老院安顿好母亲后,就赶到医院,亲自参加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引导发热患者就诊检查。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曾彪医生带头值了此次疫情中我院第一个发热门诊24小时班。她与大内科护士长洪丽端同志,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统筹调配护士资源,合理安排发热门诊值班。作为细心的女性,她俩还担负起发热门诊的保姆工作,在做好严密医学防护之后,她俩想方设法使一线值班的医生、护士的生活起居过得更舒适一些,解除了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洪丽端与郭玉宝同志,作为大内科的护士长与主任,任务最重,责任最大,调动一切力量,用了2天时间就迅速启用了文正楼发热门诊,保证了我院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院内感染的专业战士,曾鹤敏同志,比普通人更加了解疫情的危害性,对疫情防控更有切肤的紧迫感,她既担心疫情在人民群众中扩散,又担心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受到伤害,焦心如焚,感冒了也不能休息,连续奋战十几天。几乎成了女张飞,同事们都知道,她那嘶哑的嗓子后面是浓浓的对同事的关心,对患者的爱。她的爱人杨晓建同志,是内科医师,刚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久,平时转个身机械得像木头,但仍坚持参加发热门诊值班,坐久了像座木乃伊,只能穿着防护服找块板平躺休息一会儿。夫妻俩在一个单位上班,却往往只能隔着隔离窗口见上一面。

疫情防控,诊断鉴别区分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既不能放过一粒病毒的种子,也不能风声鹤唳乱收乱治。血液CRP及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手段,检验科卢惠华同志与放射科王建明同志是这场战役的幕后英雄。疫情发生时,卢惠华同志正在外进修,院里一声令下,她二话没说就赶回科室,很短时间就把相关检测项目及生物安全工作流程建立了起来。新冠病毒是新发现的冠状病毒,许多试剂、仪器、设备需要增加添置。大年二十九,她紧急联系到了岛外相关机构,自行驱车前往,在对方年假前取到了试剂,送回医院,到家时天都黑了。疫情逐渐加剧,有的物资紧缺,有的价格奇高,有一个设备要价达到九千元。她心疼医院资产,又焦心疫情发展,最后急中生智,没有多花一分钱就配齐了设备,既解决了检测需要,又满足了生物安全标准。王建明同志是院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唯一的影像学专家及最后出具鉴定结论的CT专业医生,疫情发生后,随叫随到,一天也没有休息。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设备科吴艺辉同志做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紧张,他忧心如焚,各方争取,四处求人,上班下班,白天黑夜,不管什么时间,哪里有物资他就赶到哪里。他说,“每天不到点物资,我都睡不着觉啊。”

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如:谢尚锦同志,因为人手紧张,大年三十二话没说就值了二十四小时发热门诊班;如:高立萍护士长,退休了,还是取消休假回来工作。把手术室的物资全部贡献出来给发热门诊。还有众多参加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的默默无闻的同志们,他们为了节约防护服,上班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忍饥挨饿到下班才吃饭。是的,他们太平凡,写不出华丽的章节。是的,他们很腼腆,总说那是应该做的。是的,他们是其貌不扬的砖头,但正是他们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城墙。是的,他们可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泣天地动鬼神的情节。是的,他们可能没有流血牺牲,但恰恰是他们的健康,证明他们是合格的疫情一线的战士。是的,他们可能还没有接收到一名确诊病例,但这恰恰证明,他们是令瘟神也退避三舍的白衣勇士。“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卫生尧舜!

(文/图黄硕武)

      图一院领导部署防控工作会议

      图二院领导多次检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情况

      图三医院积极开展各种防控培训

      图四杨晓建医师带病坚持在发热门诊值班抽空休息

      图五检验科进行生物安全演练

      图六各级领导关心指导我院疫情防控工作

      图七 CT室开展影像学检查

      图八接受省、市疾控专家组检查

      图九接受省、市疾控专家组检查

关闭窗口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72号        邮箱:xdyy@xmu.edu.cn       急诊电话:0592-2186120        导诊电话:0592-2186229        版权所有  厦门大学医院